在线预约
2024-07-24

黄建业教授经验及理论(三)泻法

泻法——诸凡“邪气盛则实”者,皆可施之。“邪气”泛指一切致病因素,凡“邪气”盛的实证,都可用此法,即“盛则泻之”。遵照《难经》“当泻之时,从营置气”的方法,在相当于穴位较深的部位(又称营分或地部),持针候气,当候得“紧而疾”的邪气至时,用“疾而徐”的手法泻之;“紧而疾”是指医者感觉到针下有一股紧迫而急疾的“气”博击针尖时,将针迅速插入,然后慢慢提到穴位的卫分。在邪气冲击的间歇期间,重新压入营分候气,如此反复泻之,令邪气虚,邪气尽,“气至而有效”,便可出针。出针时,(一般情况下可)摇大其孔。泻后多有“针下凉”的反应,其凉感如风吹样呈片状或带状传导。【例】面瘫(黎泽泉验案)叶××,女,翻译,口眼㖞斜已一周,不能接待外宾,苦甚。颜面右缓左急,脉滑,苔滑腻,曾在某门诊针刺一周,未效,亦无感传。按《针灸大成·四总穴歌》:“头项寻列缺,口面合谷收”的经验,刺左侧列缺,待得针下紧而疾,邪气快而有力地搏击针尖,急泻之,疾而徐。患者先觉热,后觉凉,凉气先传向指端,继而过肘至腋前;继泻右侧合谷,由指端至面皆凉,先向下传,再沿下肢外侧过膝、髋至颈均凉,遂出针,摇大其孔,针穴竟有少许黄水,随针外溢。连针十日,两眼及面颊基本对称。

您好!

扫码关注公众号

为您提供更多服务

咨询电话

0757-82263333